經緯度(及相對于北京時間的時差) |
我國采用北京所在的東八時區的區時作為標準時間,稱為北京時間。北京時間是東經120度經線的地方平太陽時,不是北京當地的平太陽時。北京的地理位置為東經116度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陽時比北京時間晚約14分半鐘。北京時間比世界標準時間早8小時。
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即24個時區,每一時區跨經度15度。一天24小時,相差一個時區就相差一個小時。經度零度即子午線的時間為世界標準時間。由于子午線穿越倫敦附近的格林威治市,所以世界標準時間又稱格林威治時間,這也是英國的標準時間。北京的經度位置在子午線往東第八個時區內,即東八時區。東八時區的區時為東經120度的時間,就是北京時間。
那么北京時間是在哪里進行計算和發布的呢?是來自陝西省蒲城縣境內的國家授時中心。之所以選擇之里,是考慮:陝中地處大陸腹地,離中國大地原點僅100公里,發射的時間信號便于盡快覆蓋全國;當地地質構造穩定,授時中心因地震等災難被毀壞的系數極;由于其重要性,建立在內陸地區比較安全。
1968年10月,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建成。
“北京時間”是怎樣確定發出的呢?據介紹,授時的基礎是天文臺有一組靠原子跳動定時、并事先與世界各國原子鐘“對過表”的原子鐘。時間的確定,首先由技術人員對西安市郊陜西天文臺本部的這組原子鐘的數據進行比較和計算,并報知國際時間計量局,待其匯總各國時間并反饋之后,才確定出我國的時間標準;此后,這個“標準”通過線路傳輸到蒲城縣授時中心的程控鐘房,鐘房的掃描器每小時對照一次,以保證精確。最后,由發射機將每半小時一周期的信號發射出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單位接收到信號后,以此來校對自己的工作鐘,再以自己的形式播出準確時間。
北京時間
我國幅員遼闊,從西到東橫跨東五、東六、東七、東八和東九五個時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全國統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東八時區的區時作為標準時間,稱為北京時間。北京時間是東經120°經線的地方平太陽時,而不是北京的地方平太陽時。北京的地理經度為東經116°28′,因而北京時間與北京地方平太陽時相差約14分08秒。北京時間比格林尼治時間(世界時)早8小時,即:北京時間=世界時+8小時。
1、部分城市時差:
哈爾濱是東經126.38°比北京時間早26分32秒;
北京是東經116.28°,比中央臺所報北京時間晚14分08秒;
商丘是東經115.65°,比報時晚17分24秒;濮陽是東經114.98°,比報時晚20分05秒;
周口是東經114.63°,比報時晚21分29秒;開封是東經114.23°,比報時晚22分28秒;
鶴壁是東經114.17°,比報時晚23分19秒;信陽是東經114.08°,比報時晚23分41秒;
駐馬店是東經114.02°,比報時晚23分55秒;新鄉是東經113.54°,比報時晚24分24秒;
許昌是東經113.48°,比報時晚24分48秒;鄭州是東經113.42°,比報時晚25分12秒;
平頂山是東經113.29°,比報時晚26分50秒;廣州是東經113.23°,比報時晚27分05秒;
焦作是東經113.09°,比報時晚28分04秒;南陽是東經112.53°,比報時晚29分53秒;
洛陽是東經112.26°,比報時晚30分16秒;三門峽是東經111.19°,比報時晚35分14秒;
西安是東經108.55°,比報時晚44分20秒;烏魯木齊是東經87.36,比報時晚140分36秒。中國地域廣大,要以當地時間為準。12時辰的劃分是以太陽直射當地的時間午時為基準來劃分的。
2、鄭州出生時辰比北京時辰晚25分12秒,如在鄭州出生手表時間是上午9點10分,那么鄭州地方時間應該是:
9點10分-25分=8點45分
3、當地的平太陽時=北京時間+4分鐘×(當地經度-120)
按當地之經度推算平太陽時,其原則以東經120度為基準,每減少1度則減4分鐘,每增加1度則加4分鐘,如某地位于東經105度,105-120=-15度,-15度×4分鐘=-60分鐘,則當地的平太陽時用北京時間減去60分鐘;又如某地位于東經130度,130-120=10度,10度×4分鐘=40分鐘,則當地的平太陽時用北京時間加上40分鐘,余類推。如果不能確定某地的經度,一個粗略的辦法就是根據所在地區,找到其比較鄰近的城市確定時差值。
4、根據本表推算出來的時間乃是平太陽時,還須進一步推算出真太陽時才能論定時辰。
|
|
|